注册 无障碍 关怀版 繁體版 智能机器人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动态要闻

重大成果加速涌现,科技创新发展开辟崭新赛道

日期:2025-01-10

字号:
分享:
打印:


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

  这些在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被提及的重大成果,串起了2024年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印迹。

  前沿领域多点开花,重大工程刷新纪录。2024年,中国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上,高歌猛进、步履犹坚!

  科技地基更加牢固

  过去一年,国之重器捷报频传。

  截至202411月,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确认世界首个超级宇宙线源,加快解开高能宇宙线起源这一世纪之谜的进程;

  被誉为探索物质材料微观结构超级显微镜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实现高分辨中子衍射仪、高压中子衍射仪成功出束,将显著增强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多学科研究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一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深耕基础研究,创下多个新纪录。

  20249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成功产生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打破了2017年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创造的世界纪录,成为国际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

  20243月,《细胞》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一项新成果,标志着我国科学家破解了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构造这一科学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补上了细胞“CPU”最后一块拼图;

  同月,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破译复粒稻三粒一簇的遗传奥秘,为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路径,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

  探索前沿科学的征途上,中国科学家不曾停歇脚步,取得诸多显著进展,摘下数个世界之首:首次实现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首次获得六角冰表面的原子级分辨图像、首次实现以RNA为媒介的基因精准写入……

  《202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继续保持世界第1位。截至20247月,中国的热点论文数为2071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48.4%,世界排名保持第1位。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6.57万篇,占世界份额为33.8%

  基础研究行稳致远,科技地基正在不断加固。

  重大工程再攀高峰

  2024年岁末,嫦娥六号带回的月背土特产,接连为世界带来惊喜:202411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做出两项独立研究成果,分别登上《自然》和《科学》杂志,首次揭示月球背面约28亿年前仍存在年轻的岩浆活动;202412月,《自然》又报道我国科学家通过分析嫦娥六号月背样品,获得了人类首份月背古磁场信息。

  20246月,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这是我国探月工程的一次重大突破。一年来,中国航天续写辉煌,交出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

  中国空间站迎来两次在轨换班6名航天员先后进驻太空家园;天舟七号、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圆满完成任务,确保天宫稳定运行;我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回收,我国航天技术又一次飞跃……

  仰望苍穹之上,中国力量飞天揽月、逐梦星辰;俯瞰神州大地,中国速度也在节节攀升。

  30分钟!深中通道历时7年建设正式通车,缩短深圳中山两地车程。2024年末,黄茅海跨海通道也正式通车,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

  22.13公里!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顺利贯通。通车后,驾车穿越天山峻岭将从原来3小时缩短到20分钟。

  400公里每小时!全球运营时速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样车在京发布,试验时速450公里,运营时速400公里,多项主要指标国际领先。

  丰硕成果不止于此。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有望将人类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的梦想变为现实;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助力中国极地考察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第一口突破万米大关的科探井诞生,再次刷新亚洲最深井纪录……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研发经费投入达4340亿元,同比增长2.7%。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之首。

  从求索微观世界,到奔向星辰大海,从揭开自然奥秘,到创造伟大奇迹,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澎湃的创新之力已蓄势待发,即将书写我国科技成就历史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