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2025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职能职责。
1.贯彻执行中央、市、县有关企业国有资产和金融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参与拟订和完善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以下统称“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承担国有企业财务指导、风险控制的具体工作,维护出资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按照相关规定,参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任免、考核和奖惩等具体事务。
3.参与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分配制度。
4.组织国有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参与拟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按照有关规定指导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编制和执行等工作。
5.承担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转让、纠纷调处、产权评估等具体工作。
6.承担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工作,提出加快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发展的措施建议,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7.参与指导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规定。
8.承担县委国资工委的事务性工作。
(二)单位构成。 巫山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内设5个机构处室,分别是综合科、规划发展科、产权管理科、监督考核科、企业党建科。本单位无下级预算单位。
二、部门收支总体情况
(一)收入预算:2025年年初预算数239.1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239.1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收入较去年减少59.91万元,主要是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减少59.91万元。
(二)支出预算:2025年年初预算数239.1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0.57万元,教育支出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6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4.1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4.82万元。支出较去年减少59.91万元,主要是基本支出减少59.91万元。
三、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39.1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39.12万元,比2024年减少59.9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16.12万元,比2024年减少59.91万元,主要原因是在职人员人数减少,人员经费减少,主要用于保障在职人员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险缴费;项目支出23万元,比2024年增加0万元,主要用于保障部门正常运转的各项商品服务支出。
巫山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2025年无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四、“三公”经费情况说明
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1万元,比2024年增加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0万元,比2024年增加0万元;公务接待费1万元,比2024年增加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比2024年增加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比2024年增加0万元。
五、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1、机关运行经费。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运行经费33.74万元,比上年减少8.78万元,主要原因为在职人员人数减少,运转经费减少。主要用于办公费、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及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
2、政府采购情况。所属各预算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总额0万元:政府采购货物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政府采购0万元:政府采购货物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0万元。
3、绩效目标设置情况。2025年项目支出均实行了绩效目标管理,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财政拨款23万元。
4、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截止2024年12月,所属各预算单位共有车辆0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0辆、执勤执法用车0辆。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购置车辆0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0辆、执勤执法用车0辆。
专业性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年度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二)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三)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四)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五)“三公”经费:指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部门预算公开联系人:程泽明 联系方式:1573015477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