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无障碍 关怀版 简体版 智能机器人 网站支持IPv6

大昌镇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巫山县大昌镇人民政府 日期:2025-03-28

字号:
分享:
打印:


2024年,大昌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2024年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目标任务要求,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到全镇各项工作的决策与实施中,持续推动了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加强党的领导,深化法治理念

一是高位推动,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二是制度化学习,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推进学法用法常态化、规范化,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中心组、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的重要学习内容,增强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各行政村党组织的学习指导,通过三会一课等形式,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法律意识。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治理效能

一是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处理违法行为和执法投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全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00余起,成功化解金街住户因欠费停水停电群体性纠纷1次,调节处理活人墓拆除矛盾纠纷24起,维护了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建设,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建立健全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素养,提高行政行政意识观念、规范依法行政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实行网格化管理,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助力信访案件的有效解决。巫山法院党组书记张琼到访大昌镇,调研并指导当地法庭的工作,强调要不断完善信访联调中心运行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探索建立互融互通、共建共享机制,提升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的实际效能,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优质法治保障。

(三)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组织干部学习《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促进依法履职。积极开展乡村法律明白人和法治人才培养工程,引领带动法治乡村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如平安法治宣讲团进社区、学校等活动,增强群众法治观念。2024年我镇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提高执法人员能力。全年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2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份,受教育群众达到6000人次。在中心广场进行集中普法12次,包括宪法宣传、民法典宣传、反诈宣传等多方面主题,悬挂宣传横幅20余条,利用电子屏播报宣传视频10余次,发放宣传单6000余份。

二、存在的不足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培训资源有限以及地方财政支持不足,部分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在处理复杂案件时可能出现专业知识欠缺的情况,影响了执法质量和效率。

二是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加强。法治文化的推广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宣传方式,如张贴海报、发放资料等,缺乏生动形象且易于接受的新媒体渠道,使得部分村民对于法治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度较低,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三是多元解纷机制尚需完善。虽然建立了信访联调中心等机构来解决矛盾纠纷,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沟通协调成本高、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限制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未能完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2025年工作展望

未来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依法治镇,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具体而言:

一是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加大普法力度,创新宣传手段,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更多贴近生活的案例分析和法律解读内容;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创作法治文艺作品,使法律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二是强化执法队伍培训 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讲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及执法技巧;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体系,将执法质量纳入年终考评指标,激励执法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三是优化多元解纷机制。进一步完善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明确职责分工,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多层级、多类型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优化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的在线调解平台,简化当事人申请调解流程。

四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结合本地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法治文化标识,如法治广场、法律之家等;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账号等新兴媒介发布法治故事、案例解析等内容,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法治话题。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可靠、最持久的保障。大昌镇将继续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法治政府,让法治成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大昌镇人民政府

202511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