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走进巫山>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日期:2023-05-20

字号:
分享:
打印:


【地理位置】 巫山县位于重庆直辖市的东部边缘,地处长江三峡腹心地带。东邻湖北省巴东县,南接湖北省建始县,西抵重庆市奉节县,北依重庆市巫溪县和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全境幅员面积2958.21平方公里,跨越东经109°33′~110°11′、北纬30°45′~31°28′。

【地质地貌】 县境地处大巴山弧、渝东褶皱带、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3个中山区与3个条状低山区相间排列,丘陵平坝散布其间。山势陡峭,群峰竞秀,溪河密布,侵蚀强烈,形成峡谷幽深,岩溶发育,中低山多,丘陵平坝少的地貌。县境最高点为大巴山南坡的太平山,海拔2680米;最低点为培石长江边,海拔175米。

【山脉、水系】 县境系大巴山、巫山、七曜山三大山脉交接部。巫山山脉矗立东南,为川鄂界山;大巴山山脉亘峙北部,县境部分为其南坡;七曜山山脉横亘中部(长江北岸)。三大山脉在县境相会,构成“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田野纵横千嶂里,人烟错杂半山中”的地貌景观。山地总面积97%以上,其中,中山约60%、低山约36%、丘陵平坝4%。县河流,统属长江水系。长江自西向东,横切县境中部,支流发育。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条,54条溪流呈树枝状遍布全境。全县水域总面积88.28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2.98%。河流径流总量67.75亿立方米,其中,县内径流总量19.97亿立方米,按流域平差改正和粗略还原计算后的天然河川多年平均径流量20.43亿立方米。

【气候特点】 巫山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区,境内春天气候回春早,但不稳定,常出现低温阴雨及寒潮;夏季长,气温高,降水多而集中,常有暴雨,间有洪涝,且多伏旱;秋季气温下降快,常阴雨绵绵;冬季短,气候温和而少霜雪。全年一般春季74天,夏季138天,秋季76天,冬季77天;无霜期305天。具有亚热带季风性暖湿气候特征。境内气候要素水平差异小,低山河谷地域年均气温,自东向西,自南向北每距100米,温差在0.0014℃以内。垂直差异十分明显。海拔每增高100米,年均气温递减0.66℃,年降水量递增55毫米,≥10℃积温递减237℃,无霜期递减10天左右,构成显著的立体气候特征。

【自然资源】 巫山县因其独特的群峰连绵,高山峡谷的自然、地理环境,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植物:巫山县有植物为生产利用者近1000个品种。粮食作物以玉米、洋芋、红苕为主;食用油料以芝麻、油菜为主;蔬菜以叶菜、瓜类、豆类为主;绿肥以豆类为主;木本油料以木卷子、油桐为主;林木以松、柏、落叶栎、红桦为主;水果类以李子、柑橘、梨、桃、杏、柿、枣为主;药材以黄连、党参、银花、淫羊藿、牛膝、桔梗、杜仲、原朴、贝母、独活、天麻为主;野生饲草以禾本科、豆科、菊科为主。

野生动物:巫山县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金丝猴、鬣羚、牛羚、白唇鹿;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鸳鸯、大鲵、红腹角雉、白尾梢虹雉、绿尾虹雉;国家三类保护动物:猕猴、穿山甲、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猞猁、獐、马鹿、斑羚、白冠长毛雉、红腹锦鸡。

土壤、矿藏:全县土壤有7个土类,以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土、石灰岩土、山地黄棕壤土、山地棕壤为主。已发现矿产有煤、石灰石、磷、铁、铜。其中煤炭分布广泛,储量1.5亿吨,煤质为低硫低灰和中硫中灰无烟煤;石灰石分布极为广泛,约占全县幅员面积60%,总储量1亿吨,均符合水泥生产工艺要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