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县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第72号
提案的复函
王茂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巫山县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提案)》(第72号)收悉。经与县科技局、县经济信息委、县商务委、县交通局、县人力社保局、县金融事务中心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该项提案已采纳,属于A类,我委将立足自身优势,围绕商务、金融、物流、交通、邮电通信、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工作合力加快集聚。完善工作机制。出台《巫山县服务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巫山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规则》《巫山县口岸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其他服务业“1+2+9+N”工作机制,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强化政策支撑。先后出台《巫山县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政策措施》《在渝金融机构服务全县高质量发展评价激励办法》《巫山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等政策文件,为我县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能和稳固的保障。做好统筹调度。坚持月调度、季分析,切实加强对服务业监测、预测、预警。2024年一季度,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3.86亿元,同比增长6.4%,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
(二)重点行业潜力释放。商务方面。打造时代中心、红叶广场、圣泉广场、高唐尚熙台、克拉大都会等商圈商业,连续举办17届中国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中国李乡·三峡花海李花节”“中国巫山烤鱼节”等特色会展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交通物流方面。“水陆空铁”渝东门户综合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亿丰物流园区集群基本形成,“农村物流+客运兼运”模式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三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基本建立起以县城为中心、场镇为补充、联动村社区的县域物流体系。信息服务方面。提质增效烟台(巫山)博士工作站,新培育索索科技、精益诚2家规上企业,市级科技型企业累计达1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60%以上。
(三)要素保障不断夯实。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各金融机构积极向生产性服务业倾斜信贷资源。2023年底,金融业增加值为13.3亿元,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全县服务业企业贷款余额34.2亿元,占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28%。服务环境持续优化。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企业开办环节从15个减少至1个,压缩办理时间95%。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联系重点民营企业”活动,开通“966502”民营企业诉求热线,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政策宣传强度加深。全面宣传《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邀请县内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等活动。举办各类创业服务活动36场,新增培育县级中级创业导师22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我县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为27%左右,占服务业比重42%左右,产业规模有待扩张。服务业仍然以传统的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对产业有较大带动作用的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占比偏低,仅占服务业比重的17%,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二是龙头企业有待培育。全县无有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量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全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不够强。截止5月底,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仅10家,研发设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三是要素制约仍然存在。我县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相对落后,风险应对能力较弱,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人才、资金、土地、用能、政策等要素条件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不断加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做实育企强企。扶持本地企业。全面摸排县域潜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用好政策指导、资金奖扶、市场整合、协调服务等手段,做到“发现及时、重点培育、持续跟踪、升规入统”。引进优质企业。围绕补链条强短板,策划建成一批生产性服务业招商项目库,坚持牵头部门主抓、专班精准服务工作机制,全力引进国际国内优秀的商贸会展、金融服务、科技研发、采购结算、仓储物流、运营管理、销售服务等生产服务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做好限上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保障和跟踪指导,确保更多企业晋位升级,形成龙头带动、辐射效应。鼓励和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强强联合,建立“个转企”“企转限”“限转股”“股转上”4个培育指导库,提升企业规模。
(二)做强平台经济。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用活用好烟台(巫山)博士工作站,引进、培育一批重要创投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打造面向未来的区域创新“生态雨林”、产业科创名城闪亮标签。搭建智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加大对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的投入和引导,加快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标准的制定、宣传和推广,规范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建设和管理,统筹推进边贸中心综合物流中心、早阳临铁物流中心、摩天岭空港物流中心、高速物流中心等综合物流节点建设。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推广用好“渝职聘”“劳务经济人”等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加强与巫山发布、巫山信息网等网络媒体合作,整合汇聚产业数据、前沿技术、行业标准、市场信息等要素资源,提供一站式“信息资源窗口”。
(三)做优政策供给。坚持规划引领。着眼“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统筹做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围绕重点领域和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长点,紧盯国家投资政策导向,精准谋划、培育和储备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重点优质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得到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专项债券资金支持,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市级“十五五”规划盘子。强化政策供给。成立巫山县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机制,灵活运用国家、市级出台的一系列降成本、降税收、稳增长的政策,切实解决企业反映的土地、水、电、气等突出问题。从制度保障、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政商关系等方面精准发力,系统推动营商环境整体跃升。做好企业服务,认真开展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分析、纾难解困、产业升级创新指导工作。加大金融支持。发挥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引导作用,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滚动额度,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信贷支持,加大对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此复函已经陈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附件:政协巫山县委员会第十一届第二次会议提案答复函回执
巫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