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商务委员会
关于县政协第十一届第三次会议
第141号提案的复函
易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巫山“夜经济”的建议》(第141号)收悉。经与县公安局、县住建委、县文化旅游委、县交通局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商务委狠抓消费载体提质,塑造品质消费新空间,为促进巫山“夜经济”消费提供有力支撑。建成时代中心、红叶广场等城市商圈4个,培育高唐美食街、南陵文旅消费街等特色消费街区5条,打造大昌、庙宇等特色商业名镇3个,升级改造骡坪、官渡等乡镇商贸中心5个,推动龙头企业供应链下沉项目1个,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冷链物流项目各1个,全新推出三峡里·竹枝村、宁江渡、三峡之光美食集、龙门汇、圣泉广场等高品质夜经济消费区。高唐美食街创市级特色夜市,“三峡之光滨江休闲区”获评市级文旅消费集聚区。
一、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街区
(一)高唐美食街提档升级。巫山县高唐美食街已进行统一风貌改。街道长度达1500余米,共改造门市306个,经营面积约5万平方米。以餐饮名店、老店、特色名小吃、夜市、KTV等为主体。有机的结合了巫山博物馆、高唐观、移民广场、滨江路雕塑一条街等设施,初步形成了集精品美食、特色夜啤、综合商贸、文化风情、休闲娱乐五大功能的美食街区,已成为巫山的一张城市名片。
(二)滨江路、FM时代中心美食街兴起。滨江路以“三峡之光”美食集为代表,主要以地方美食、特色餐饮为主题,通过推出巫山烤鱼、烧烤、火锅等特色美食系列,将餐饮、文化、旅游融归一体。FM时代中心已经成为巫山最大的商业聚集区之一。根据FM广场滨江地理属性及巫山特色,已汇集合地域性的特色中餐、汤锅、火锅、网红串串、茶饮、餐酒吧、江景大排档,夜市等业态,目前有黑子面庄、灿灿小吃等特色小吃店36家,有观澜夜啤、陈记烧烤等特色夜市店22家,已成为集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滨江特色美食街。
(三)鸿泰龙门汇美食街即将形成。鸿泰龙门汇美食街于2022年5月动工兴建,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入驻,君合海鲜、杨光会火锅、黔江鸡杂、哈锅羊肉、聚翁烤鱼、龙火锅、雯璋火锅等品牌餐饮店已开门迎客,下一步将鸿泰龙门汇美食街打造成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街区,让游客能够留下来体验巫山的美食,美景。
二、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着眼游客需求打造三峡之光情境夜游,以“神女”文化IP为核心,持续提档升级三峡之光滨江休闲区经营业态,积极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力推动龙门汇、红叶广场、三峡里·竹枝村等文旅项目引入各类商业、餐饮、娱乐等业态,形成夜间商业中心,提升夜经济的吸引度。
三、引入特色主题节庆活动
举办夜间主题活动和节庆活动,邀请专业乐队在滨江路定期举办音乐会,在原青山茶楼楼顶打造MISS天台露营地,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节目,持续丰富夜间文旅产品,让广大游客留得住,从而增加夜间文旅消费。
四、加强安全措施和环境改善
县公安局制定了《社会面巡逻防控处警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并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做到猫鼠同步,多次修改方案,将城区划分为3个区域,以市政广场、克拉大都会、FM广场为中心,5分钟到达区域为必巡区域,10分钟到达区域为辐射区域,将7个“夜经济”场所集中区域纳入必巡线和必巡点,抽调交巡警、特警以及机关警力,夜间组成7个巡逻组开展叠加巡逻,充分调动党政干部、群防群治等辅助力量,实行7×24小时全覆盖巡逻,最大限度把警力摆在街面,形成“特警屯点和快处、派出所控面、机关警力补位”的巡逻模式。
此复函已经王茂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巫山县商务委员会
2024年6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