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无障碍 关怀版 繁體版 智能机器人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文字解读

关于《巫山县“十四五”城乡建设规划》 的政策解读

日期:2023-01-03

字号:
分享:
打印:

《巫山县“十四五”城乡建设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巫山县城乡建设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大任务。《规划》结合总体目标从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城市更新、美丽乡村、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建筑产业现代化等6个大领域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建设任务。

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强化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实施供水能力提升工程。到2025年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规范二次供水管理服务。推进节约用水工作。

二是构建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积极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新改扩建城市道路约44.71公里。加强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新增停车位3500个、慢行道路8.4公里。

三是加强能源供应保障。加强电力输送供应保障。优化电网结构,增强电网输配电能力。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3012个。加强油气供应保障。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4%以上。

四是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合理布局综合管廊。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长度8.48公里。建立多元投资体制。加强建设运营管理。

五是夯实城市御险能力设施建设。加强抗震减灾能力建设。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继续完善人民防空设施建设。

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一是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建成5G基站1000个。完善前端感知识别设施。

二是推动政务与社会治理智慧化建设。推动政务智慧化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建设。构建智慧型社会治理体系。

三是推进公共服务便捷化建设。实施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保障、智慧交通、智慧水务建设。

三、全力推进城市更新

一是推进老旧小区有机更新。实施123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涉及楼房1310栋3.13万户9.2万人,改造房屋面积339万平方米。

二是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分类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棚户区改造1000户。推进棚户区改造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统筹新老城区建设。实现城市建成区45%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推进水环境和水生态修复。

四是继续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收集设施收集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0%。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以上,乡镇规划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6%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3%。

五是深入推进垃圾治理。引导垃圾分类投放。实行垃圾分类收运。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收运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分类系统覆盖率达到100%,餐厨垃圾收运率达到100%,建筑垃圾收运率达到100%。

六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加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活化利用;加强历史建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一是推动小城镇建设高质量发展。培育产业型特色小城镇,打造融合型特色小城镇,提升小城镇服务能力,建设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成竹贤乡美丽宜居示范场镇。

二是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客车,通客车率达100%。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提高农村能源保障,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科学规划乡村建房用地。

四是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实现动态清零,推进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着力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

五是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加强人才建设及过程指导。

六是推行乡村环境整治试点示范。治理农村环境卫生,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修复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

七是推进设计下乡和共同缔造活动。

五、完善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体系

一是保持住房市场平稳发展。加强供给侧改革,加快化解房地产库存,健全政策协同机制。

二是推进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延伸房地产产业链,坚持城旅融合创新发展。

三是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提升新型社区品质,提升社区人性化水平,提升住宅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安置房10万平方米。提升人才住房和新市民的住房保障。

五是提升住房保障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提高住房保障管理水平。

六、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一是深化建筑业转型发展。推进建筑现代化进程。建筑业总产值达到74.61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20%以上。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二是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不断提升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质量水平。继续推进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绿色建材使用。全县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70%,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应用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材的比例不低于60%。加强施工现场和建筑节能管理。

三是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推进勘察设计规范化管理。强化市场监管力度。强化质量及安全生产监管。加快诚信体系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